微软正逐渐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对它的成见来源:Dexter_Yy豆瓣钛媒体注:75亿美元收购案,再次标志了微软这家老牌公司的“大转折”。今天的微软,已成为对开源服务支持拥抱力度最大的商业公司之一——但你可能不知道,微软曾经是开源文化的“死敌”。钛媒体「妙史」栏目全文回顾了微软和开源文化的十几年爱恨恩怨,全文字,值得你耐心读完:斥资75亿美元,微软在6月正式收购了GitHub。在此之前,这个全世界最流行的代码托管平台——说“开源代码共享平台”更易理解——已经累计募集了约3.5亿美元的投资,估值在年超过了20亿美元。75亿美元,可以说是这个技术世界给予“开源”平台新定价。我们还注意到,这是任期已经四年的微软新CEO手上仅次于LinkedIn的第二大收购案。懂的人知道,如今的微软已经和十年前的微软“判若两人”。时光倒退十年,彼时的微软是开源文化的“死敌”,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抗衡,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而如今,针对GitHub收购,微软公司CEO萨迪亚·纳德拉(SatyaNadella)激动的表示:我们现在在开源上已经allin了。你可以不知道GitHub,但你不可以不知道开源文化。截止年6月,GitHub平台上聚集了约万开发者,代码库则高达万——这一切的起点发生在不到十年前,年10月,克里斯·万斯克拉斯(ChrisWanstrath)和汤姆·普雷斯顿·沃纳(TomPreston-Werner)共同创建了这个社区。微软对GitHub的收购,或许不在于75亿美金的高额交易,而在于:十多年前,微软和开源社区还势同水火;今天的微软已然成为对开源服务支持拥抱力度最大的商业公司之一。死敌直到七〇年代,操作系统才与硬件分离成为独立的产品。年,ATT开发出了了第一款流行起来具有互操作性的操作系统Unix,但是到了七〇年代末,微电脑的专属操作系统才正式问世。在80年代早期,微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被两大势力垄断,一方是以苹果、Commodore和雅达利为代表的硬件制造商,而另一方则汇集在PC硬件标准的大纛之下。开放的硬件标准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单一的硬件厂商能够控制操作系统软件,很快,微软的MS-DOS及Windows操作系统成了PC硬件上的标准操作系统。到了90年代末期,包括Linux和BSD等在内能够应用在PC上的Unix系统不断涌现,在廉价电脑和互联网服务市场上获得了不少用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