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一、初春花正俏,“安全创新+”有望全面绽放
1.1、年行业回溯:否极泰来,科创逢春
1.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安全创新大潮伊始
目前,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催化交织,中国的IT产业正经历一场以安全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大浪潮。即从过去偏重系统集成和软件开放的业务形态向偏重基础软硬件产品自研的业务形态升级,具有规模效应的产品型公司正快速发展。安全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政策红利正持续深化发酵。
从历史来看,我国的安全创新产业政策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核高基”项目试点阶段:年~年,国家开始重视IT基础软硬件产品的自研,部署诸如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的科研项目。截止到年,共部署相关项目个,取得了诸如“天河一号”超算的阶段性成果,但主要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产业化推广的条件尚不成熟。
2)“棱镜门”与“去IOE”储备阶段:年~年,受“斯诺登事件”的影响,IT基础软硬件产品的安全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3)安全创新加速阶段: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反复,以“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为代表的美国针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限制不断发酵。
1.3、“安全创新+”将全面渗透,产业迎裂变
在产业侧:安全创新随着国产化产品性能提升、政府重视程度提升、外部因素倒比,进程不断加快。其发展思路为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沿着党政军、八大行业、消费市场逐渐演进,产品也从桌面计算机、服务器向更多元化基础软硬件产品延伸。其中,自年起,中办、国办即联合开展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安全可靠应用试点工作,15家单位参与了第一期试点工作。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安全创新产业化推广的不断演进,市场容量将逐渐扩大。年以来,党政军市场快速放量;经过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完善迭代,以及诸如华为等更多IT巨头的加入,对产品和技术相对较高的八大行业市场将逐渐打开,带来产业链更大的市场机会;未来,在国产基础软硬件产品的性价比具备一定的全球竞争力之后,海量的消费级市场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仅以国有单位为例: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年末,中国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量为.8万人,假设国产基础软硬件产品的性价比具备一定的全球竞争力,单独考虑PC单款产品,若人均一台PC、分三年折旧、每台价值元,每年潜在的市场空间为亿左右。再考虑到配套的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市场价值,则整体的市场潜力将更为可观。
从推进节奏来看:目前安全创新在八大行业的产业化推广已经开始,“安全创新+”全面渗透值得期待,产业将迎来全新裂变。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力、民航、铁路、海关、税务、广电网等非党政军核心应用场景,“安全创新+”的案例逐步落地,预计在未来有望遍地开花,带来相关产业链公司更大的成长空间、更高速的业绩增长,以及更显著的投资机会。
二、安全创新:业绩兑现正当时,成长无边界
2.1、产业先行军:“国家队”开始兑现业绩
自年以来,安全创新产业在此前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在行业需求最迫切的党政军核心应用领域实现产业化爆发。产业链相关产品的成熟度快速提升,产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张,产值规模高速增长。产业链中,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或者CE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或者CETC)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或者CASIC)为代表的安全创新“国家队”,依托丰富的政府资源、以及前期的产品和技术储备,充分受益,并迎来了业绩兑现的元年。
中国电子/中国电科/航天科工三大央企集团在安全创新产业均有较强的话语权。其中,中国电子(CEC)构建了以中国长城(.SZ)、中国软件(.SH)和旗下的“PK”体系(飞腾CPU和麒麟OS)为核心平台的生态链,具备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安全整机到应用系统的全产品能力;中国电科(CETC)依托太极股份(.SZ)、卫士通(.SZ)、华东电脑(.SH),以及人大金仓、金蝶中间件、慧点科技、普华iSoft等,具有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航天科工(CASIC)以航天信息(.SH)、航天二院所、航天网安为核心实体,分别在以“金税工程”为代表的电子政务、整机开发、创新集成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在业绩层面,我们摘取了有可考财务数据在党政军核心领域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安全创新核心产品线龙头公司进行比较研究,相对于年同期,均实现了高速增长,验证了我们年以来提出的“年是安全创新产业链业绩兑现元年”的判断。目前来看,业绩兑现刚刚开始,未来的持续性和爆发性值得期待。
2.2、华为产业链:安全创新商业化的新脊梁
相较于美国的“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中国也有相对应的“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分别对应着AI应用(谷歌—百度)、云计算与商业(亚马逊—阿里)、SNS与经济金融(脸书—腾讯)和计算机基础软硬件(苹果—华为)。未来,安全创新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除了“国家队”的力量之外,也需要上述科技巨头的协同发力。特别是在计算机基础软硬件领域具有深厚积累的华为产业链,由于已经历过市场化的反复验证,具备更雄厚的产业积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有望成为安全创新产业未来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的新脊梁。
华为公司聚焦ICT基础设施与智能终端,主营运营商、企业与消费者业务,通过“平台+生态”建设,以实现“云+智能”万物互联战略。随着今年初鲲鹏芯片的发布,华为正式开启IT产业链全面布局。在华为年开发者大会上,公司提出IT产业发展设想,即通过开源+开放策略,“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使能伙伴成功”。其中,在公有/私有云、主板/处理器领域,华为通过自研产品,聚焦华为云、鲲鹏/昇腾芯片,进入生态;在部件、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领域,通过赋能合作伙伴,打造产业链闭环。
1)公有/私有云:自主研发。华为致力于ICT与智能终端协作,作为未来信息发展“跑道”,云计算为华为实现AI、IoT和5G提供平台支撑。华为预计,到年,%企业会上云、97%大企业使用AI、77%云上应用使用AI。截至年底,华为公有云已经进入领导者象限,其中企业用户与开发者数量超过万、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和上线应用分别超过、和个,政务云与金融云客户分别超过和个,增长迅速。
2)主板/处理器:自主研发。与华为云一样,在主板与处理器领域,华为以自研芯片为主,构建产业生态。其中,移动端SoC芯片以麒麟/系列为主,人工智能领域以AI昇腾芯片为主导;服务器领域,华为于年首推鲲鹏芯片,并开启“鲲鹏伙伴计划”,打造基于ARM架构服务器生态圈;5G通信方面,则推出终端巴龙与基站天罡芯片,打造全产业链处理器生态。
3)整机厂商:合作模式。年11月17日,华为携手山西百信,联合生产台式机“太行”并正式亮相。同时,该台式机已经部分投产,并于市场销售,预计年产能可达60万台。“太行”搭载华为鲲鹏处理器,拥有4/8核心,主率为2.6GHz,同时,PC机支持安装“深度”和“中标麒麟”两种系统。
4)操作系统:伙伴生态。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已经近30年,为开源Linux操作系统提供余条内核补丁,贡献度全球排名前5,并基于CentOS独立长期支持研发OpenEuler操作系统,为第三方商业操作系统提供支持。除了自研使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华为主要合作的生态伙伴包括:深度科技、中标麒麟与银河麒麟等。
5)数据库:合作模式。根据自身需求,华为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服务于云计算领域的数据库,包括GeminiDB(存储分离架构的分布式多模NoSQL数据库)、TaurusDB(企业级高扩展海量存储分布式,完全兼容MySQL数据库)、GaussDB(企业级AI-Native分布式,MPP架构,支持行存储与列存储,提供PB级别数据量的数据库)。此外,华为鲲鹏生态计划还广泛支持第三方伙伴提供的数据库,如国产达梦、人大金仓、神舟通用南大通用等数据库。
6)中间件:伙伴生态。中间件方面,华为主要依赖第三方伙伴生态,以满足产业生态需求,提升数据库处理效率,加快访问速度。其中,主要中间件公司包括东方通、金蝶、中创、宝兰德与普元信息等公司。
除华为之外,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在内的其他国内IT巨头也不断在安全创新商业化领域投入资源,加速产业的成熟。比如:百度聚焦于AI应用,与中国长城达成战略合作,百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将与长城自主可控智能软硬件平台无缝融合,为新一代智慧城市提供全套解决方案;阿里则聚焦于AIoT领域,阿里云已为部分机关、行业提供了国产解决方案,且从芯片、云/端操作系统、物联网平台到AI底层架构都实现了全面自主化;腾讯主攻金融业务安全创新,推出已达到金融级应用水平的分布式数据库TDSQL(TencentDistributedSQL),该数据库此前已应用于微众银行,且自年上线以来连续无事故运行了4年。
2.3、网络安全:三大驱动加速释放行业需求
网络安全与IT基础软硬件安全密不可分。IT基础软硬件设备的国产化侧重于解决IT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而网络安全更侧重IT系统的边界安全。随着安全创新产业的不断推进,目前产业的着眼点也正在由强调IT基础软硬件设备的国产化,向强调以“政务云”为代表的IT系统边界安全延伸。据IDC统计,年中国安全市场占IT市场的比重是1.84%,远低于美国、全球平均的4.78%、3.74%,成长空间较大。根据工信部年9月27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从年的亿增长至年的0亿以上,7年复合增速为22%。
驱动一:网安事件频发,贸易摩擦催化渗透率提升。
驱动二:等保跨进2.0时代,网安政策支持再升级。
驱动三:军改渐入尾声,网安订单有望“由春入夏”。
……
三、金融科技:“安全创新+”的下一个风口
3.1、安全创新与区块链双重赋能的核心场景
目前,金融科技正面临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金融行业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是“安全创新+”渗透的核心场景;另一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实用化推广,金融IT系统的迭代升级也势在必行。除此外,云计算、5G应用也将为金融科技带来新的需求。预计年,金融科技创新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以及技术变革将层出不穷,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投资机会也相对显著。特别是银行IT板块,考虑到其自身的周期性,未来两到三年的基本面边际改善预计将更为明显,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投资机会。
在安全创新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安全创新+”正从党政军核心领域向以八大行业为主的应用领域全面渗透。金融领域作为八大行业的重中之重,正成为“安全创新+”的下一个风口。年9月,银监会即下发了银监发[]39号文件《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中“可控”二字出现了35次,并明确将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应用纳入战略规划,提出“从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加,直至年达到不低于75%的总体占比。
在区块链方面,年10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第二批共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正式发布,相较于第一批次,信息服务备案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平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纷纷在列。另外,央行早在年期便着手关于数字货币的研究,并与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在《中国金融》年第17期中,曾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研究与专题探讨,从发展方向、技术架构及法律合规等多方面探讨推行可能性。直至年8月,央行官微发生并为群众解读央行数字货币DC/EP,或将于近期问世。
央行数字货币将驱动三个层级市场需求:底层技术层、运营层、数据应用层。1)区块链技术将影响央行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层。尽管DCEP技术架构与纯区块链技术有诸多矛盾点,但区块链技术(比如分布式账本等)仍有可能成为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技术选择。放弃“去中心化”特性后,强化高效和安全将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关键。2)运营层。从交易处理到数据区块化,银行IT存在迭代升级新需求。整体IT投资力度加码,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增速或超预期。3)数据应用层。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企业支付解决方案框架将调整为“DCEP-收单机构-运营层(商行等)-央行”。支付终端具备升级需求以适配DCEP应用及双离线支付。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高速增长,DCEP将抬高移动支付天花板。交易流水放大与央行应用分流对冲,数字货币对支付市场影响偏积极。除此之外,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有望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
3.2、银行IT: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
中国的银行IT投资目前以硬件和服务为主、软件占比较低,而同时服务很多也是附加于硬件之上。根据IDC统计,年我国银行IT投资中,硬件、服务、软件的占比分别为52.1%、38.9%、9%。考虑到硬件的折旧年限,银行IT投资随着硬件设备更换及核心系统升级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如8年流程银行模式革新,带来09~11年的景气上行;年互联网金融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带来13~15年的景气上行。目前,银行IT在安全创新、区块链技术、云计算、5G应用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叠加其内在的更新周期,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上行窗口期。
以“金标”为例:年7月6日,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简称“金标”),该规范对人民币现金机具分类、防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及要求。年1月1日起,“金标”正式实施,央行陆续公布包括纸币、硬币鉴别等现金机具的行业标准,而通过“金标”测试的合格厂商名单则在年底开始至今陆续披露。年,各生产上基本处于“金标”产品内部调试、检测待审状态,银行采购放缓,年下半年包括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等各大银行开启现金机具招标采购潮,预计年有望加速。
从中长期来看,银行IT市场的成长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根据赛迪顾问统计,年银行IT解决方案领域市场投资规模将达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为21.6%。
3.3、证券IT:开放红利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年以来,证券IT持续迎来政策红利,继上半年出台包括第三方直连放开、科创板开市等一系列金融创新措施之后,下半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关措施》、《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等重磅产业政策。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有望充分打开金融科技增量市场,对产业链公司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在证券业对外开放领域:年10月11日,证监会明确将在年提前取消外资券商、基金、期货公司持股限制,具体时间分别是年1月放开期货公司的限制,年4月1日放开基金公司的限制,年12月1日放开证券公司的限制。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取消,有望充分打开金融IT市场。
我们对外资持股比例放开带来的增量空间,分为中期、长期两个维度进行测算,考虑未来外资在中国单独设立券商、基金:中期维度预计带来17.9%的增量市场,长期维度预计带来1.4倍的增量市场。假设新设一个券商对金融IT的投入为2,万,新设一个公募基金对金融IT投入为1,万元。1)中期维度测算:前期依靠合资方式参与国内市场的外资券商、基金若独立设立券商、基金公司。据Wind统计,国内券商目前有家,其中合资券商13家;国内公募基金数量目前共计家,其中合资基金数量为44家;未来带来的金融科技业务增量比例为17.90%。
2)长期维度测算:全球机构前期未进驻中国市场,在新政策下假设有10%的比例未来进驻中国大陆市场,独立设立券商、基金公司。据Bloomberg统计,目前全球券商数量共计家,减去国内的券商数量后,国外券商数量计为2,家;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统计,截至年末在美国市场上活跃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为家;未来带来的金融科技业务增量倍数为1.4倍。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对金融IT的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预计外资券商和基金增加将对金融科技行业利润率产生正向影响。
四、云计算:IaaS景气上行,SaaS收入快速放量
4.1、IaaS需求回暖,国产服务器龙头将受益
国内外IaaS巨头近年营收高歌猛进。年7月,Gartner发布了年全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排名,亚马逊AWS以47.8%的市占率再次成为IaaS市场排名第一的厂商。-年期间,亚马逊AWS的营收规模由.2亿美元增长至.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4.9%。同时,AWS在亚马逊整体营收占比从年的9.0%提升至年的11.1%。阿里云作为国内云计算龙头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年在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占比为7.7%。-年期间,阿里云计算收入由8.2亿美元增长至32.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居98.9%。阿里云业务收入占比相应从年的3.9%提升至年的6.2%。
对比海外云计算巨头,中国IaaS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公有云服务市场当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与海外云计算巨头亚马逊相比,阿里云整体营收体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年期间,亚马逊云计算收入分别对应阿里云计算收入的15倍、10倍、8倍,年H1,两者收入比值进一步压缩至7倍。现阶段两家国内外龙头厂商的云业务收入规模不断收窄,但仍相差巨大。随着国内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和公有云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IaaS市场潜力巨大。
巨头资本开支短期下滑,中长期提升趋势不变。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四家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在-期间一直保持正增长,引领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进入年Q1后,资本开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亚马逊资本开支同比下降-0.2%,谷歌资本开支同比锐减36.5%。自年Q2开始,多数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出现反弹,回暖迹象明显,行业复苏拐点确立。以谷歌资本开支为例,年Q2相比上季度增加14.88亿美元,环比提升32.1%,同比提升11.8%。由于国内云计算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在中长期仍会有所提升。
国内服务器市场有望探底复苏。受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短期减少的影响,国内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出现暂时性下滑。根据IDC数据显示,年一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出货量为,台,同比下滑0.7%,是自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年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出货量为,台,同比下滑扩大至14.6%。年上半年中国X86服务器的市场规模为73.9亿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主要受益于客户配置不断提升,硬盘和内存数量继续增加,尤其在电信、金融和教育等行业均价明显高于X86服务器市场平均单价。服务器周期一般滞后资本开支2个季度,云计算巨头中长期资本开支的提升将带动国内X86服务器采购需求。鉴于年Q2国内外云计算巨头资本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预计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有望探底复苏。
以浪潮为代表的国产服务器厂商市占率将不断提升。根据IDC公布的《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年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前五名的厂商依次为浪潮(28.9%)、华为(13.2%)、戴尔(12.5%)、新华三(12.3%)、曙光(10.7%)。相比于年一季度,华为、曙光由于受美禁影响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出现了不同比例的下滑。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国内的政企客户降低对海外云服务的依赖,以戴尔为代表的国外服务器厂商的市场份额也由17.1%大幅降至12.5%。
受益于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不断下滑,浪潮在国内X86服务器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Q2达到28.9%,大幅领先其他厂商,稳坐国内X86服务器市场第一把交椅。在年第二季度全球x86服务器市场中,浪潮是唯一增长的主流服务器品牌。出货量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点,达到8.7%,位列戴尔(17.8%)、新华三(16.3%)之后,在全球服务器市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2、SaaS收入快速放量,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我国企业云化覆盖率仍未过半,企业级SaaS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根据公司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两化融合创新服务联盟联合研制的《中国企业上云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年未使用云服务的企业数量占比为56.1%,当前中小企业上云步伐正提速。
据艾瑞咨询统计,我国企业级SaaS市场-年规模为亿、亿、亿元,同比增长29.1%、47.9%、40.1%,增速远高于全球企业级SaaS市场(近13%)。随着企业上云潜能的释放,我国SaaS市场未来三年预计将以近40%的高增速持续增长。
A股SaaS龙头企业云收入获超高增速,比重提升渐成营收核心驱动力。三家企业级SaaS龙头用友网络、广联达、石基信息在年之后纷纷开启由传统软件服务商向云服务商的转型进程。年,用友网络实现云业务收入8.5亿元,同比增速为%;广联达实现云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为%;石基信息SaaS业务实现月度可重复订阅费(MRR)0.2亿元,年度可重复订阅费(ARR)1.9亿元,合计2.1亿(ARR+MRR),同比增长75%。SaaS业务占营收比重快速提升,远高于各公司总营收增速,正逐渐成为拉动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用友网络3.0云时代覆盖万客户,近期发布NCC、YonSuite,完善产品线布局。用友网络为我国管理软件龙头,自年正式开启3.0云转型后,借助自研iUAP云平台托底架构进行SaaS搭建全方位布局大中小型云产品,包括云平台、领域云(营销云、协同云、人力云等)、云ERP(NCCloud、U8Cloud)、行业云(工业互联、教育、政务等)、畅捷通云及云市场,主要为传统软件服务及金融类产品云化。截止至H1,云服务累积注册客户达万,付费客户达43万,随着近期NCC(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台)、Yonsute(成长型云ERP)上线及U8C产品新版本v2.6发布,公司依靠完善的云平台布局获客及营收能力将进一步突破。
广联达数字造价业务云化覆盖区域扩大,H1新签云合同增长%。广联达是我国建筑信息化行业龙头企业,年发布国内首款平台型造价产品,目前造价业务云转型已进入全面深化时期,今年上半年广联达发布国内首款能处理土建与钢构相连接的云算量产品,同时利用云、图形、AI技术赋能,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截至H1,造价业务转型区域数量已由年6个扩大至21个,截止年末月活量分别超90万和15万。云转型使广联达的商业模式由产品销售转变为提供服务的SaaS模式,H1新签云合同金额达9.29亿元,同比增长%。
石基信息引领酒店、餐饮云转型,前中后台流畅上云获市场高度认可。石基信息是我国领先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自年起在酒店和餐饮业务上率先实施云转型。从酒店基础的数据应用服务、酒店餐饮管理后台系统到前台客房管理系统的整体云化解决方案具备极高流畅度与高集成度。目前采用公司SaaS云产品的用户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的酒店及餐饮企业。同时,公司在零售和休闲娱乐信息化市场也开始向云端转型。截止至H1,公司SaaS用户门店总数已达6万家,平均续费率高达90%,产品力获得欧美市场高度认可。
五、医疗信息化:需求正旺,新市场不断发力
5.1、电子病历水平待提升,医联体建设加速
CIS系统建设正当时。医院已完成部分CIS系统建设,开始向CIS系统建设中更深入的应用(如手术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延伸。CIS系统在我国医疗机构特别是小型医疗机构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电子病历系统(EMR)、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等CIS核心产品仍存在20-40%的渗透空间。而CIS系统的成熟发展是未来进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的先决条件。电子病历信息化作为CIS的重点,建设要求渐明。自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与电子病历建设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年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持续推进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年,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年,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目前我国电子病历整体水平偏低,未来两年对应百亿市场增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上的发言,年全国共有家医院和医院参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估。其中医院平均等级为1.35级,而政策要求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医院平均评级为2.81级,而政策要求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不论是医院还是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远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水平,市场空间潜力较大。结合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国共有医院,家医院。仅医院数量为依据,假设医院电子病历项目金额大约为万,医院大约为万。我们可以保守地估算出医院电子病历市场增量为43亿,医院市场增量为亿,二者合计约亿。
医联体建设模式明晰,进入加速推进期。医联体是指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形成互助、共享的医疗组织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医联体分为四种组织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1)城市医疗集团是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由医院等牵头,联合区域内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形成资源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2)县域医疗共同体是县级及以下城市和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形成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3)跨区域专科联盟是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4)远程医疗协作网是指二级、医院面向偏远、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根据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