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体系化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理,体系化的操作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基于这个原理,不少企业开始围绕体系概念,打造自己的全链路产品。比如为了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OceanBase就将自身工具体系的建设放到了与内核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其在工具体系的协助下,普通用户将不再需要掌握深入的构架知识,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操作难度。
而最近,在OceanBaseServer3.2发布后不久后,听说OceanBase3.X工具家族也已面世,并在智能化、易用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做出了完善和提升。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这次的升级都有哪些看点!
首先是针对OceanBase运维管理平台(OceanBaseCloudPlatform,简称OCP)。作为提供对OceanBase集群的图形化监控管理和诊断能力的企业级产品,OCP可以协助客户更加高效地管理OceanBase集群,降低企业的IT运维成本和用户的学习成本。
而在此次发布的新版本中,OCP新增了活跃会话历史报告,提供数据库历史活跃会话信息,辅助用户、进行租户性能诊断等功能。并在备份恢复支持二次备份的同时,还优化了OCP不同权限用户的可视化内容,使用户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至于新增的接管OceanBaseProxy的能力,则实现了接管链路的完整性,而增加的SQL诊断导出功能,也为客户分析问题提供了方便。
此外,本次更新后,OCP还添加了更为丰富的故障处理手段。比如在日常数据库运维场景中,SQL性能下降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包括:执行计划改变、SQL执行受阻、热点行锁等等。而针对不同的原因,OCP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修复能力供客户选择。
具体来看,OCP可以通过绑定历史计划,从而修复因执行计划变化导致的性能下降;通过SQL诊断能力发现导致热点行的关键字信息,并进一步对关键字进行限流,在数据库一级控制该热点值并发请求的数量。另外,通过数据库层面提供的SQL并发限流和关键字限流能力,简化了应用架构的设计,让大家在使用中可以不再依赖传统限流。。
OCP性能监控示例其次,针对一站式数据传输和同步产品——OceanBase数据迁移服务(OceanBaseMigrationService,简称OMS),此次升级版本巩固了Oracle、DB2、MySQL等数据库与OceanBase之间的数据复制能力,产品功能更为完整,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同时,在大数据量、大事务等场景下,OMS的稳定性、资源消耗等多个层面也都得到了深度优化。并且其能够提供业界领先的异构数据库之间增量DDL的自动同步功能;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了数据库复制的连贯性;攻克了自动运维同步任务的难题。
此外,新发布的OMS新增了支持跨地域部署,从而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支撑数据库迁移和版本升级、数据库跨地域容灾、业务双活、实时数据分析等多个业务场景。也就是说,之后大家可以灵活地配置各地域的资源节点,借助OMS强大的数据复制能力,实现就近读取、就近写入。
至于异地多活场景经常会面临的数据循环写入问题,此次更新的OMS也通过独创的事务流量识别技术,实现在数据流中分辨出流量来自业务写入还是同步平台写入,以此避免数据在多个节点间反复同步。在保证多个地域的业务写入会被同步到其他地域的同时,避免了数据的循环复制。
数据迁移服务OMS功能说明至于OceanBase开发者中心(OceanBaseDeveloperCenter,简称ODC),其新版本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权限模型,向安全管控迈出第一步。同时在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更上一个台阶,此外,其在SQL执行、对象交互、结果集查看与编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从而能让使用者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具体来看,这次升级后的ODC新增了公共资源管理,可实现企业级安全访问控制,仅某些有管理员角色的用户才可登录公共资源管控台。而管理员进入管控台后可新建用户,并通过角色为用户赋权。同时对已存在的用户,管理员同样可对他们进行基本信息修改、权限调整以及删除操作。
同时ODC还将拥有灵活的结果集交互能力,让使用者能够体验到更接近经典的桌面工具。这次除了优化函数、存储过程、序列、程序包对象的新建、管理交互,对会话属性的编辑交互也进行了调整,对连接断连时的提示样式进行调整,不再影响现有窗口内容查看。
不难看出,OceanBase此次的升级与3.X工具家族的发布,无一不利好于使用者,切实地帮助企业高效、稳定、安全、便捷地使用OceanBase数据库,解决自身的数据管理难题。